《女孩的生活技能》這門課在很多項目縣開展,很多老師和同學們參與到了課程的學習中。但是,當教師和同學們戴上“社會性別”的眼鏡看“生活技能”培訓,每個人看到的想到的都不一樣。這個多樣性和差異性是與教師、學生的基本情況相關聯(lián)的。所以,從2012年,課程開展以來,各項目地發(fā)展出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教師個性的課程方式。
此次云南普洱市思茅三中的培訓,就是這樣一種地方特色和教師特點的展示,也是黃怡梅老師和馬麗老師創(chuàng)新教學培訓模式的探索與嘗試!
讓我們跟隨她們的文字和鏡頭,走進思茅三中的課程,與男孩女孩們一起:讀懂女孩、感悟親情,男孩女孩共同成長!

6月14至16日,云南省思茅區(qū)農村青少年校外教育第一期《女孩的生活技能》課程培訓在思茅區(qū)第三中學開班,30名同學(女生20人,男生10人)參加了培訓,其中建檔立卡戶10人。
初一年級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身體的發(fā)育特別快,女孩子基本都有了月經初潮。隨著生理的迅速變化,女孩子的心理也出現(xiàn)了青春的萌動,比如愛照鏡子,特別在意男孩子對她們的評價等。
思茅區(qū)第三中學屬于全寄宿式學校,大多數學生來源于農村或打工子女,很多學生每周才能回家一次,甚至有的孩子一個學期才能回家一次。在他們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確實。他們的困惑與苦惱,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支持。

馬麗老師做開班介紹
雖然學校也聘請專家為孩子們做青春期健康教育講座,但很難像項目培訓一樣以參與式的模式通過各種活動打開孩子的心扉,幫助孩子們感悟生活哲理和學習社會知識;趯W生的這種基本情況及校內的調查,本期項目培訓計劃在初一年級開展。

黃梅老師與孩子們
第一天,“招”學生,課前培訓。
6月14日星期五下午,我們在周末不能回家的初一學生中“招兵買馬”,30學生招齊集中到培訓教室,先把整齊劃一的桌凳擺成六人小組,孩子們自由組合,接下來由項目執(zhí)行主管黃怡梅老師作項目介紹,項目培訓教師馬麗介紹課程。

自信快樂的女生
第二天,充分利用讀本資源開課啦!
本次培訓嘗試著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授課模式,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活動。教師請先請學生自行瀏覽《女孩的生活技能》讀本。因為這本小書不同于日常課堂教學的課本,里面有很多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小故事、小案例,孩子們一下就被圖文并茂的讀本吸引了。
接下來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籌備表演,一個組選聽一聽唱一唱《隱形的翅膀》,一個組選《性騷擾調查問卷》,一個組選《向家庭暴力說不》,一個組選《站立場》,一個組選《我的明天我做主》。

和女生一起成長的男生
特別讓人驚奇的是,各小組各自為陣、居然沒有選擇相同的活動。老師詢問是否協(xié)商過,同學們都表示沒有?磥泶蠹疫真是各有自己的關注點。隨后的展示環(huán)節(jié),很精彩,但是也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孩子們都很拘謹,幾乎是扭扭捏捏地抬著書遮著臉。但是,隨著課程的延伸,他們逐漸找到了自信!不僅大大方方地合作討論、展示,而且能針對活動提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向老師咨詢。快來看看他們的作品和主張吧!

第三天,動手繪出學到的生活技能,用心寫出對培訓的感悟。
追夢女孩組合說:我是女孩,做真正的自己,學會自我保護,讓自己的明天更加美麗!我的未來我做主組合關注的是溝通能力以及女性在生活和社會中的重要角色!個性女孩組合寫給天下所有女孩——把小事做好,才能做好大事!迷霧少女組合的主題是面對家庭暴力勇敢地拿起法律援助武器!

我的未來我做主

結束篇,感恩教育!
為期三天的培訓在6月16日結束,這天剛好是父親節(jié)。這是孩子們第一次關注父親節(jié),他們用培訓補助的生活費給爸爸買了禮物——手表、襯衫、暖水杯、茶杯……。在街上,他們都不舍得給自己買零食吃。父親的禮物要到下星期回家的時候才能當面送給爸爸,但相信這一周一定也是孩子們心中特別的一周,他們會在保留禮物的過程中,漸漸感悟父母親情的點點滴滴。而他們的父親,在收到禮物的那一刻,也一定能從這份遲來的禮物中感受到孩子真誠的祝福和為人父母的驕傲與幸福!
馬麗老師用手機記錄了孩子們這略顯羞澀但是深情暖暖的瞬間,希望爸爸們也可以看到:爸爸我愛您,您辛苦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