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2019青少年高?茖W營“我在南京學修歷史建筑”
南京現(xiàn)存近代建筑遺產中,數(shù)量最多的就是民國小住宅建筑。近30年來,周琦教授工作室在南京完成30多座建筑群、100多個近現(xiàn)代建筑遺產保護修繕項目。
10日至16日,2019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江蘇科學營在南京舉行。14日,記者來到東南大學分營建筑學院特色項目探營。
刨木塊、鋸木頭、砌墻磚、勾墻縫……南京市秦淮區(qū)西白菜園近代民國住宅修繕項目現(xiàn)場,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名高中生,在東南大學周琦教授的帶領下,跟隨工人師傅學習木作、泥作等建筑修繕工藝。此前,周教授帶領他們參觀民國住宅,并結合具體案例講解歷史建筑的修繕方法和技術手段。
“只有到工地上來,才能看到歷史建筑維修全過程。”周琦說,營員仔細察看水泥、磚、瓦等材料,看木工、瓦工怎樣對建筑進行整修、加固,體會將要失傳的傳統(tǒng)建筑工藝,感受工匠精神。
在木工馬師傅的指導下,營員們學習刨木塊。來自澳門的陳子雯是第一次來南京,也是第一次參觀民國建筑。她開心地說,“雖然看著簡單,但自己做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想要做好很難,工匠們應該是經(jīng)過很多年的勞作才能有這樣高超的技藝。”
南京現(xiàn)存近代建筑遺產中,數(shù)量最多的就是民國小住宅建筑。近30年來,周琦教授工作室在南京完成30多座建筑群、100多個近現(xiàn)代建筑遺產保護修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