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萬物 感悟自然:華師大科學營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
7月19日上午,上?茖W營華師大分營的營員們在帶隊老師及志愿者的帶領下,一道乘車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館參觀。六輛大巴從閔行校區(qū)出發(fā),隨著上海早班川流不息的車群,穿過南浦大橋,來到靜安區(qū)雕塑公園,一座“綠螺”形的建筑映入眼簾。作為上?萍拣^的分館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建筑的整體靈感來源于已有幾百萬年歷史的鸚鵡螺殼體,建筑頂層的綠色屋面螺旋高升,而博物館的各功能展區(qū)便置身于這一綠色長帶之下。初次來到自然博物館的營員們都被其生動別致的建筑外形所吸引,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對即將開啟的自然人文之旅更是滿懷期待。


跟隨著志愿者的引導,營員們一進門便被分為兩大組進入不同的展廳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通過“演化的樂章”、“生命的畫卷”、“文明的史詩”三大主線,呈現古動物史、人類發(fā)展史、動物和植物進化史等漫長的自然演變過程。進入“生命長河”的專題展廳,營員們的目光全都被頭頂上掛著的各種動物標本所吸引。在這場“跨越時空的聚會”里,生命長河中顯赫一時的過客和現存的生物“明星”匯聚一堂,營員們一路走來,見證了巨型恐龍、真猛犸象、刃齒虎等不同時空動物的相會。在“演化之道”的主題展廳中,營員們沿著“時光”之軸,去游歷生物演化的進程,了解生物演化的規(guī)律,從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到簡單的多細胞生物,再到紛繁復雜的動植物,營員們不時感嘆生命從低級走向高級的神奇過程,稱形象直觀的標本“比小時候看的自然科學書要生動易懂多了”。另外,上海自然博物館還設有“起源之謎”、“大地探珍”、“生態(tài)萬象”等共計十個常設展區(qū)、“逃出白堊紀”等沉浸式劇場和生機勃勃的復原步入式場景“非洲大草原”,讓這些對科學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優(yōu)秀高中生們充分感悟到自然的神奇魅力,在參觀過程中驚呼連連、贊嘆不已。











從自然博物館走出,不少營員感到戀戀不舍,仍然沉浸在自然科學的無限奧妙之中,希望能與自然科學有更多的接觸。在返程的路途上,許多營員興高采烈地和小伙伴分享剛剛收獲的新知識,還有幾個小組圍繞一個小小的科學謎題而爭論不休。這場兼具人文性與科技性的參觀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營員們對科學進行深入探索的熱情,期待著日后他們能在積淀知識的基礎上走得更高更遠。
營員體會:
相比起我家那邊的博物館,它非常大而且東西非常全。我參觀了一樓和二樓的場館,感覺活體生物這邊特別有趣,有許多稀有蟲類,很好玩。我覺得科技是在時代中不斷發(fā)展前行的,雖然現在也有一些負面作用,但總的來說是科技使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海南省農墾中學高一學生曾思涵
我是上海學生,之前已經來過自然博物館很多次,但這次和科學營的同學在一起,又有一種新鮮感。參觀完以后,我覺得科技最為重要的就在于它是為社會服務的,是人類在探索了未知的知識之后還要用于服務社會的東西,如果不服務社會,就叫科學,而不是科技。
——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高一學生宋嘉琦
我第一次來到上海這個地方,逛了圈自然博物館,很神奇呀!之前生活的江蘇揚州地方很小,沒有這種大型的博物館,這次看到了許多恐龍等史前生物的化石,非常激動。這次科學營的活動非常充實,也讓我體悟到了一個道理:好大學能讓我們未來之路更為順利暢通。
——江蘇省揚中市第二高級中學高一學生周上淳
志愿者風采:
今天和他們一起參觀自然博物館,他們對著動物標本和活體生物發(fā)愣癡迷,太可愛了。和營員在一起的這些天,感覺他們就像小太陽一樣,給我們吃薯片,把我們每個志愿者都夸一遍?吹剿麄儗懙母惺芤彩鞘挚蓯。我記得有個小朋友是這么寫的:感謝你們在這么高溫的日子里不離不棄。還有位同學說:今天看了小白鼠,它們竟也在不斷獲取知識,我們也要像小白鼠一樣,不斷吸收知識補充自己。和他們在一起,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我希望能將科技的魅力、人際交流的快樂一起傳遞給他們。
——2015級學前教育專業(yè)張宇倩
每天都很累,但每天都很快樂。在他們眼里,我可能不是個學長,而是他們的同齡人。最幸福的就是昨天晚上大家都很累了,營員們給我們買了巧克力、糖、薯片零食等小禮物,送給我們吃,心里有點感動。
—— 2017級心理學系汪嘉維
我是一個愛操心的人,特別是當上了隊長以后,我就會操心各方各面。包括他們表演彩排時,我會給他們掐時間、借服裝、想主題等等,真的很累。但我覺得你既然帶了他們,你就要責任去照顧他們、讓他們做到很好。我的小朋友也一直很盡心盡力,他們跟我說:“月月姐姐你幫我們做了這么多事,我們要用最好的表現來回報你。”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對于某一方面不擅長的同學他們會跟我說:“月月姐,我自己會回去練。”在我的眼中,他們認真、可愛。這次來到自然博物館,我會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在每個樓層與一些奇特的動物標本合影,比如一樓與很丑的獅子合影。我希望每一次的活動他們都能樂在其中,而不是簡單的走馬觀花。
——2017級中文系賈穎月
帶隊老師感悟:
感覺自然博物館藏品非常全,有許多標本之前都沒有見過,非常稀有,廁所等基礎設施也是干凈完善。這其實是我第一次帶隊參加科創(chuàng)營,整個活動安排得都很好,能激發(fā)同學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顒又校矣X得我們的營員也很認真,他們對上海、對科技都抱有很大熱情。
——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帶隊老師彭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