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11年全國科普日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拉開帷幕。活動圍繞“堅持科學發(fā)展,節(jié)約保護水資源”的主題,通過主題展覽、成果展示和互動體驗等形式,從不同角度詮釋節(jié)約和保護水資源的意義。
從早上九點開始,前來參加活動的群眾絡繹不絕,很多都是帶著孩子一起來參觀學習科普知識的,通過參觀和參與互動,對本次活動的主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豐富多彩的主題展——《水•生命•生產•生態(tài)》
主題展覽分五部分:水•序廳——引起公眾對水資源概念的關注;水•生命之源——引導公眾探索水的奧秘;水•生產之要——向公眾介紹介紹工農業(yè)等行業(yè)的用水特點及不同的節(jié)水方式;水•生態(tài)之基——幫助公眾認識和理解水對地球生態(tài)的影響;水•興利除害——向公眾介紹從古至今在興水利和除水害方面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展覽從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出發(fā),配合情景化、互動化、藝術化的展覽形式,展示當前我國水資源短缺、水災害頻發(fā)、水污染嚴重等種種危機與挑戰(zhàn),揭示水資源的獲取、利用、再回收等過程。向公眾宣傳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注重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大力發(fā)展民生水利,加快建設節(jié)水型社會,促進水利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不少觀眾在展臺和展品前駐足,細致地觀察和記錄,學習和了解水科學知識。
獨具匠心的表演——奇妙水世界活動
奇妙水世界展區(qū)分為“水之趣”、 “水之問”、 “水之魂”、 “水之韻”四個篇章,分別由專業(yè)機構和北京科技大學、中國音樂學院、北京服裝學院等高校通過趣味科學實驗表演秀、行為藝術表演、民族音樂鑒賞、時裝秀等新穎的表現(xiàn)形式,宣傳與水相關的科學知識,讓觀眾在藝術欣賞中感受科學的魅力,體會科學的神奇,呼喚公眾的水患意識、節(jié)水意識。
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水之韻” 這個篇章,從古琴演奏《流水》、琵琶演奏《小溪》和古箏演奏《高山流水》體現(xiàn)了水滴的清脆、溪流的湍急,以及河川的包容;合奏《春江花夜月》更是在人們面前展現(xiàn)了一幅秀美的圖畫,讓觀眾深深了解了水在我們生活中的美麗,同時也影響著我們民族的性情,水哲學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成長源遠流長。
切身感受的互動——“小水滴旅行記”活動
在這里,小朋友們身穿天藍色的大背心,頭戴小水滴式樣的發(fā)卡,搖身變?yōu)橐粋“小水滴”,依次通過9個有趣的“旅行”來體驗清潔的水在使用后變成了污水,經過地下排水管道來到了污水處理廠,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處理后,成為可利用的再生水的過程。小小的旅行讓公眾和青少年在參與中了解了污水的概念、污水的種類、污水的處理過程和再生水的回收與利用等知識。

科技治水的體現(xiàn)——“珍愛北京之水”展示活動
這是北京市科協(xié)和北京市水務局特別為北京市民安排的展示活動,按照“水源孕京華”、“科技惠京華”、“節(jié)水在京華”三個板塊布局,通過展板、沙盤、數(shù)字投影、全媒體科普視窗、語音動畫等形式全面反映北京的水資源形勢,重點介紹水利與民生、飲水安全、水產品安全等公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北京治水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新成果,號召廣大市民加入到節(jié)水型社會的建設中。很多市民在這個展區(qū)參觀瀏覽,了解了北京水資源嚴重匱乏的現(xiàn)狀,增強了節(jié)約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的意識。


這樣好看又好玩的科普活動將持續(xù)一周,快快去指定的地方領取門票吧。我們的口號是:全國科普日,精彩在這里,九月第三周,我們歡迎您!